林永隆教授的叮嚀

 

系刊專訪同學要我寫一篇文章,我很爽快地答應,想了兩個月,決定以第三人稱來表達,請大家指教,也謝謝許巧芳同學幫忙打字。

林永隆教授于1987年秋加入本系,他曾任本系系主任三年(1994~1997),當時系名從理學院資訊科學系改成電資院資訊工程學系。2001~2003年間他向學校請假到園區與友人合創了一家IC設計公司叫創意電子,他擔任CTO(技術長),目前他90%時間在做教學、研究,其他時間擔任社團法人台灣積體電路設計學會的理事長等公益服務,他同時也是北京大學的榮譽教授。林教授出身雲林農村,目前與太太綺芸和兩個小孩住在學校宿舍,兒子郁智和各位同學一樣正在享受多采多姿的大一新鮮人生活,女兒郁珊正在接受升高中基測的殘酷考驗,同時熱烈地迷她的日本偶像團體。

林教授在大學部教授數位邏輯設計,在研究所則開IC設計技術相關課程。他一共指導畢業六十餘位博碩士生,大都在園區IC設計公司工作,少數幾位在矽谷,另有幾位在學術界。他目前實驗室中有十四位博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題目為Advanced Video Codec Design,也就是以硬體設計來實現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下一代視訊壓縮IC。

林教授很喜歡他的老師張佛千先生為清大寫的一副對聯「清風頌春融桃融李,華玉作尺成龍成鳳」。他認為大學教授是全世界最好的職業,天天在美麗的清華校園與菁英學生相處,一個教授就如一個小公司的CEO(執行長),他要訂定方向(研究題目),他要吸引好的人才(研究生),他要找金主(國科會計畫),他要管日常營運(盯研究生),他還要推銷成果(發表論文、寫書、國內外到處演講)。把學術當事業好好地經營,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小則有助產業發展,大則廣為全球同行普遍引用,為學校、為國家帶來莫大光榮,參與研究的研究生因而獲得紮實的訓練,作為日後出類拔萃的本錢,老師豈不快哉。

林老師經常喜歡送給同學八個字 ---「積極進取,與人為善」。他深信「A beautiful mind is a terrible thing to waste.」。清華有很多聰明的同學,很多厲害的老師。同學入了寶山切莫空手而歸,不要一天到晚抱怨這抱怨那,負面思維不會使任何事情變好,凡事都該為長遠打算。林老師認為一個學生出校門後的成就並不只靠專業技能,同樣重要的有敬業的態度、團隊合作的精神和溝通表達的能力,這些東西一直以來都沒有受到該有的重視,以致現今同學們大大不足。既知不足就要趕緊補救。

林老師建議大家多花工夫加強英文聽、說及寫的能力。學英文不是為考試而是要用。我們的英文教育太失敗了以致於連一流的台清交學生都把英文看成很可怕。其實一點都不難,找一片最喜歡慢節奏的好萊塢電影DVD,關掉字幕看完一遍,鐵定聽不懂,打開中文字幕再看一遍,再打開英文字幕多看幾遍,重複十來遍,大部分的同學就可以不需字幕就完全聽得懂。這樣只消一個週末就可以建立無比的信心,接下來再試第二部,就會發現簡單太多了。因為以前沒有機會練習,林老師個人本來英文很很爛,到美國留學時因為迷上看美式足球,才從看電視、聽收音機轉播及評論中體會出英文一點都不難,絕對可以百分之百都聽得懂。現今的資訊科技如此方便,林教授敢保證同學只要看爛五部DVD,人生一定大大不同(變彩色地!!)。在許多名校(如UCB,UIUC,MIT)的Web上都有許多資訊界大師演講的Video,同學有了好的功力就可以試試拿下來聽。林老師覺得那跟以前在國外留學時坐在台下聽講的感覺沒啥差別。聽過幾次以後同學就會更有信心去探索更寬廣更先進更有趣的知識。

接下來就要加強寫作能力,林教授覺得寫作能力好的同學,未來在職場上一定順利許多,所謂Effective Communication,每個人都要能夠恰到好處地與同事、上司、下屬、客戶、朋友溝通。我國工程師最明顯也最常被詬病的弱點就是documentation做的太差以致其作品、程式等無法為他人所用,顯現不出價值。林老師建議同學在校時要多寫作、多投稿、經由被Reject的痛苦過程來試煉自己的功力(很奇怪,本文卻是由同學給老師的Homework Assignment) 。養成經常用心閱讀、欣賞好文章的習慣一定有助同學的寫作功力。

人生路很長就如馬拉松,林老師建議同學把眼光,眼界放遠,不要先把自己看扁,也不要急著去賺錢,我們的一生當中有太多美妙的東西不是錢買的到的。許多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價值體系、不同的做事方式、不同的生活態度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借鏡、玩味、體會。因此林教授一向大力鼓勵同學盡可能找機會出國留學、當交換學生或派駐海外工作,這樣一定會比較辛苦但都會有豐富的收穫與甜美的回憶。

每個老師都有許多人生智慧等著和同學分享,林老師建議同學常找他聊聊,三五個人一起到柑仔店喝個下午茶就是很棒的事情。